首页 > 媒体吉农 > 正文

小菌物里的大情怀

2018-12-10    责任编辑:胡鑫 点击:[]


12月9日,吉林日报亲历者说栏目以《小菌物里的大情怀》为题,对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我校李玉教授进行了采访报道。

口述史主人公:李玉,中国工程院院士,吉林农业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中国菌物学会名誉理事长,国际药用菌学会主席。30余年来,致力于菌物科学与食用菌工程技术和产业化研究,建成了位居国内前列的菌类种质资源库。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、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,获得专利20余项,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及我国菌物事业都作出了突出贡献。

 

1966年,我从山东农业大学毕业,本来要留在山东,但同班的一位男同学被分配到了吉林,而他的恋人却留在了山东。这位同学申请和我互换,为朋友“两肋插刀”,于是我选择去了吉林。

 

那时候“文革”已经开始,很多事情开始变得不正常,我到位于公主岭市的吉林省农科院报到时,已经是1968年了。农科院的领导说,你不能留在院部,得到下面的农科所去。我这个人比较听话,于是继续北上,到了吉林省农科院白城农科所,一干就是10年。

 

当时,我们去偏远地区的学生,从学校领取的补助是15元旅费和一件棉大衣。白城农科所的同事都对我特别好,几年之后我就开始主持全国课题。现在看来,其实你身处什么地方无所谓,主要看你想怎么干。那时的大环境确实很差,但我从来没有后悔过。身处那样艰苦的环境,受到的锻炼是什么也换不来的。

 

1978年开始恢复高考和研究生招生制度,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研究生,我考进了吉林农业大学,师从中国黏菌学研究的鼻祖周宗璜教授,开始攻读真菌方面的硕士研究生。从那时起,我的研究工作重心转向菌物,“蘑菇”就这样开始走进我的生活。当时,为采集优良菌种、不断制作新的珍贵标本,我需要经常深入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。东北的大兴安岭和南国的西双版纳,都留下了我的足迹。

 

我爬过位于太白山上2700多米高的平安寺,在夜晚忍受刺骨的寒冷和一个人的孤寂,还去过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原始森林,被毒蚊子袭击得体无完肤。外出采标本,有时为了观察、采样、拍照,常常在一棵腐木旁待很久,有时等我起身要走时,才发觉同行的人都走了。望着浓密的森林,真的会惊出一身冷汗来。

 

这么多年下来,我不但练就了不怕蚊子咬的技能,还练出了识路的本领。通过看月亮、看星星、看树皮来识别方向;遇山顺坡走、遇水顺水走等,这些都已经成为了学生们牢记的“不迷路真经”。我经常嘱咐大家,采蘑菇千万不要连根拔起,一定要想着我们的子孙后代也是要观察、研究的。

 

周老师在我毕业那年去世了,他病危时特意嘱托我,一定要将这项研究坚持下去,不能放弃。如今看来,我没有辜负老师的希望,把他的愿望变成了现实,将菌类科研成果推到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前沿。

 

伴着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脚步一路走来,我在1978年考研经历了教育上的变革,也经历了吉林省农业包括菌类行业的大变革。我一直在思考,如何让自己的菌物研究推动农村产业的发展,为百姓增收,并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。后来我决心从食用菌入手,因为食用菌是菌物里与人们生活最密切的生物。

 

1978年全国食用菌产量5.7万吨,现在是3500多万吨,成为继粮食、蔬菜、果树、油料之后的农业第五大产业,超过了棉花和茶叶。在农业发展历史上,没有一个产业能够以700倍的速度向前推进。这个产业有“五不争”特色:不与人争粮,不与粮争地,不与地争肥,不与农争时,不争资源。

 

把食用菌产业做大,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。因为蘑菇本身具备做成大产业的先决条件,富含高纤维,营养价值高,符合人体需要,经常食用能提高免疫力,植物蛋白也比动物蛋白更安全。而且,只要把秸秆等废弃不用的东西利用起来,撒上菌种就可以培育出蘑菇,是节能、减排、降低污染的绿色产业,是“循环经济”发展模式中重要的产业环。

 

随后,我带领团队相继开展了符合北方生产环境的黑木耳、榆黄蘑、元蘑、香菇的系统研发,创建了从种质评价到形成产业化的食用菌工程技术体系。先后筛选并培育出39个食用菌新品种,6个品种通过国家认定,集成创新了6个北方主要食用菌标准技术体系,建设了21个产业化示范基地,极大地推进了我国食用菌产业化。

 

我还向省政府提出了“南菇北移”“东木西草”“建设百公里食药用菌长廊”等合理化建议,均被采纳并付诸实施。同时,为更好地推广蘑菇种植技术,我创建了政府、专家大院、科技特派员、中试基地、协会会员“五位一体”推广示范模式,培训技术骨干8000多人,辐射带动菇农3万余户,累计推广面积50多亿袋,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60亿元。

 

在我省东北部,汪清县和蛟河县是我花费心血最多的地方。汪清县森林覆盖率在80%以上,2000年的黑木耳产量达到了1200吨,有“中华木耳第一大县”之称。2001年,我帮汪清县筹办了中国汪清第一届黑木耳节,成功组织了经贸洽谈会和黑木耳发展论坛。后来,我又协助汪清县在农业部申请黑木耳专项基金,培训技术人员,推广全新的黑木耳栽培技术。如今的汪清,家家户户、片片田地都在种黑木耳,一眼望去,蔚为壮观。农民种一亩地的木耳,年收入至少是一万元。

 

如今,由我们团队选育的食用菌新品种玉木耳已达到规模化生产标准,这是我们在洮南县的一个扶贫项目。玉木耳的产量是黑木耳的两倍左右,营养丰富,是替代黑木耳的又一珍贵食用菌,市场前景非常广阔。

 

改革开放四十年间,食用菌产业经历了一个不平凡的发展历程,于学校而言,也是一个不平凡的历程。1998年,我成为学校的副校长,随后当了校长。当时的学校一年经费只有800万元,有3栋小楼,连一条柏油马路都没有,一到下雨天,路上满是泥泞。学校在学科建设方面也相对滞后,一个博士点都没有。

 

面对这种情况,我当时提出了“把有特色的专业办出水平来,把有水平的专业办出特色来”的办学口号,把“巩固大陆,占领两厢”作为吉林农业大学的科研方向,并提出了“把论文写在吉林大地上”的办学理念,鼓励师生们不要在黑板上“种地”,要到生产实践中去,走和农民相结合的道路。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,学校迎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。

 

如今,吉林农业大学所有学科硕士点全覆盖,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,学校的招生规模、师资建设、学科力量、科研成就、基本建设都取得了长足发展。

 

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。作为科技战线的一名老兵,我将继续带领团队为吉林振兴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。

 

后记:李玉对食用菌产业可谓是一往情深,情深到他把可爱的小孙女乳名唤为“沐洱”。

 

坚守情怀筑就梦想,根植时代谱写华章。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,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程中,他敢于担当时代重任,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全部奉献给了他所钟爱的事业——菌类研究,在践行着自己梦想的同时为整个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,诠释了科研工作者的使命和情怀。

 

上一条:和你一起,激辩青春!吉林省“青年大学习”大学生辩论赛决赛落幕              下一条:人民网专访吉林农业大学校长冯江    【关闭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