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媒体吉农 > 正文

新华网报道我校“结对扶贫”工作

2018-05-04 责任编辑 胡鑫   责任编辑: 点击:[]


 

53日,新华网以《让科技之光照亮希望的田野——吉林农业大学“结对扶贫”侧记》为题,对我校“结对扶贫”工作进行了采访报道。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

让科技之光照亮希望的田野        

——吉林农业大学“结对扶贫”侧记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

大学教授在田间地头手把手教、养殖专家入养鹅户现场讲解、村民集中学习各种实用技术……自2015年底,吉林农业大学与洮南市好田村结对帮扶以来,9个项目负责人、20人扶贫专家团成员经常性驻村,通过深入研究村里自然资源、气候条件等,寻找适合村里发展的产业方向,以基层党建为引领、产业导入为支撑、实用科技为路径,注重培育村里自身“造血”功能,真扶贫、拔穷根,有效带动了村民增收、村容村貌转变,成为新时代科技兴农的典型样本。        

“科技扶贫”为脱贫找出路        

“当地光照时间充足,少雨干旱,地下水呈弱碱性,为‘玉木耳’生产提供了绝佳的自然条件。在当地发展‘玉木耳’产业有天然优势。”吉林农大副教授李晓说。        

目前,2018年村里第一批“玉木耳”菌棒等发酵完成后,就可以移植到温室菌棚,好田村村支书姜旭波特别高兴。开春后,李晓副教授到村里现场指导,这给他生产菌棒吃了一颗“定心丸”,再也不用担心新建菌包厂的菌棒出问题了。        

将农业实用科技与农村生产一线相结合,切实发挥科技在农业增产、农民增收中的作用……像李晓这样奋斗在扶贫一线的年轻教授,吉林农业大学里还有很多。“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,农大针对村民最关心的种子、农药、畜禽养殖等问题,先后组织6批服务团,专家学者20人,对村民进行了专项培训和生产指导。”吉林农业大学驻村第一书记程军说。        

除了与好田村的结对帮扶外,吉林农业大学还吸纳以院士、教授为主的200余名农业科技工作者,成立了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,为吉林省扶贫工作提供科技支撑。据统计,自2015年年底,启动扶贫工作以来,已组织60余名专家在吉林省开展各类扶贫培训40余次,培训农民逾4000余人次。        

除了安排专家到村里,吉林农业大学还有针对性地组织村干部、致富带头人,到东北亚博览会、长春农博会等展会及一些企业参观考察,开发产业,转移农村劳动力,开阔村民的视野和发展思路。        

据吉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席岫峰介绍,他们依靠涉农学科、涉农人才、涉农成果密集的优势,以科技扶贫为重要抓手,为好田村经济发展找出新的发展模式,给省内其它地区脱贫工作提供了借鉴,找到了出路。        

产业“搭桥”让致富有成果        

“在温室菌棚打工7个月挣了2万多元,还能照顾家里老人。”好田村贫困户叶淑梅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儿一边说。自从叶淑梅到温室菌棚打工后,不用再外出打工了,也能交得起孩子的学费了,这让她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。        

2017年,好田村‘玉木耳’实现净利润15万元,为我们做好扶贫工作开了个好头。”吉林农业大学驻村扶贫办队员郭伟生说,2018年他们新建菌包厂,延长产业链,注册“好沺”商标,对产品进行深加工,增加产品附加值,让“好沺”在村里生根,让当地村民“终生”受益。        

“玉木耳”项目已取得成功。据统计,2017年,“玉木耳”产业合作社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40余人,人均增收5400元;年终分红,贫困户全覆盖125户,户均增收1000元。        

村里贫困户致贫的主要原因有两个:一是连年干旱致使种地不打粮,家庭收入来源非常有限;二是因病致贫,仅靠简单的产业扶贫难以真正实现脱贫。针对这些情况,吉林农业大学经过实地考查,设立农业科技推广基金100万元,实施项目11个。“多个项目同时推进的目的就是降低风险,把‘鸡蛋’放在多个篮子里,保证贫困户的收益。”程军说。        

产业扶贫不能“孤注一掷”,要分散投资,降低风险。于是农大人走访贫困户进行调研,最终决定将吉林白鹅养殖作为推动村里脱贫致富的又一重要路径。        

“大伙儿一开始都不愿意养,看到我2017年养鹅挣到2600多元,2018年都抢着报名要养。”村民郭友章兴奋地说。刚开始,扶贫工作组鼓励贫困户养鹅时,村民顾虑重重,怕养不活,怕没有市场,怕最终“鹅死蛋打”……        

2017年,吉林农业大学为59个贫困户,每户免费发放30只鹅雏,并配套提供饲料、药品,免费接种疫苗,养殖过程中请专家孙永峰提供全程跟踪技术指导服务,保证成活率在95%以上,贫困户户均年增收600元。“我们建立了约束机制和市场回收机制,白鹅养成后我们帮助联系经销商,保证市场销售,消除村民各种顾虑。”郭伟生说。        

除了发展玉木耳和白鹅养殖产业外,吉林农业大学还推广优质鸡健康养殖技术、玉米和杂粮高产项目、抗菌环保型玉米皮编织工艺品技术、孵化场项目……使玉米青贮、风干杂粮秸秆、绿豆、玉米皮等成为脱贫群众的“金钥匙”。        

在吉林农业大学副校长刘景圣看来,帮助好田村脱贫攻坚是双方共同事业。农大人从实处着力,主动发挥学校优势,构建了“支部+项目+专家+合作组织+农户”多方联动的扶贫模式,努力打赢脱贫攻坚战。        

“党建扶贫”为脱贫攻坚“铸魂”        

产业扶贫日渐有了起色,好田村还面临怎样快速全面脱贫,脱贫后不返贫,部分贫困户脱贫意愿不强烈,产业缺致富带头人等诸多问题。        

吉林农业大学明确把党建扶贫作为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。席岫峰说:“扶贫先扶志,脱贫先立勤,只有思想脱贫才是真脱贫。”        

为此,农大扶贫组到好田村后,首先就是重修村委会,组建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和科技培训中心,成立吉林农业大学扶贫办党支部,形成“一心一意抓扶贫、齐心协力谋发展”的决心,让贫困户实打实地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。        

“在党员教育培训基地成立之初时,来参加培训的村民寥寥无几。”姜旭对此十分苦恼。每次培训,村干部都得用大喇叭喊,挨家挨户叫。        

村民窦广江觉得外来专家都吃不了农村的苦,是在“做秀”,坚持不了几天就得都“跑了”,可吉林农业大学这些教授一坚持就是3年多……对此他深有感触,“以前在家种地,了解不到外面的情况,通过学习,开阔了视野,学到了技术。”如今,他从一个普通农民成长为村里有名的技术能手,成为村里木耳种植的技术主管,每月工资3000多元。        

窦广江说,现在,只要农大的教授来培训,所有在家的人都争着来听课。通过听课能学到知识,村民看到了实际效果,挣了钱,都相信了科学的力量。        

实现从“输血”到“造血”,扶贫工作的推进离不开党建工作的引领,也离不开“先进人物”的示范带动。好田村一方面推出“星级人物榜评选”,对榜样进行奖励;另一方面加强村里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,建立村规民约、组织致富带头人外出考察等。下一步,村里准备将“星级人物榜评选”人数扩大,只要6星以上都给奖励,形成示范效应。        

“村民思想不‘脱贫’,脱贫攻坚只能是党委政府的一厢情愿,鼓励百姓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,对不断巩固脱贫成果至关重要。”席岫峰说。        

“村民的腰包鼓了、精气神更足了,农大与好田村的结对帮扶,使村里各项事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”程军说,有了产业支撑,村集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,新建的村委会,办公桌椅、档案柜、电脑、打印机等设备一应俱全;扩建的文化广场,一到下午村民聚在一起有说有唱,十分热闹,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;有的贫困户没花一分钱就搬进了崭新的低保房……        

截至目前,好田村脱贫的贫困户已达58户,脱贫人口114人,分别占比为98.3%97.4%,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,这些都得益于吉林农业大学为村里谋出路、布产业,让科技的力量在基层开花结果,给村民带来了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憧憬。

上一条:吉林日报刊发校长冯江,园艺学院教授姚方杰在吉林省科技工作者座谈会上的发言摘录              下一条:中国教育报刊发我校副校长陈光教授署名文章《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培养农业创新人才》    【关闭】